当千机飞“只有漯河”在夜空中用光影讲述“贾湖骨笛”“说文解字”“郾城大捷”等漯河故事时,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正随科技之翼翱翔。这场“科技+文化”的视觉盛宴,不仅将漯河的夜空点亮,还是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演绎。它正以创新驱动重塑文旅产业生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8月14日晚,千机飞“只有漯河”暑期展演活动在河上街景区举行。千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化作水母、鲤鱼跃龙门等图案,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定格精彩瞬间。 范子恒 摄
在2025漯河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秦保强强调,要找准定位、转变观念、突出特色、深耕内涵,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要突出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龙头,夯实文旅发展基座。
千机飞“只有漯河”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无人机+元宇宙”虚实叙事联动、“无人机+实景演出”等表演方式,重构文旅体验新场景,为市民提供了精彩纷呈的夜间休闲娱乐体验,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这也让游客更真切地感受漯河魅力,获得美好体验,激发由衷赞美,产生融入冲动。
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不仅是“空中奇观”,还是牵引消费活力的“光影引流器”。千机舞夏夜,文旅促消费。暑期以来,细心的读者会经常阅读到这样的新闻:《光影盛宴引客至 夏夜经济活力来》《无人机“领航”沙澧夏夜消费热潮》《千机飞点亮龙湖 夜经济活力迸发》《千机焕彩:科技光影激发夜间消费热潮》……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作为“光影引流器”的强大动能,直接带动了神州鸟园等景区及附近商业街区、酒店、餐饮、零售等消费,深度激活“夜经济”。这种“表演引流—场景消费—产业延伸”的模式,让文旅活动从“看热闹”转向“热消费”,使夜空表演从观赏活动升级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驱动,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质量和高效能为指引,以文化创作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这种以技术突破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正在打破文旅体验的时空限制,创造出“科技美学”新消费增长点,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如今,我市正在推动千机飞展演市场化、规模化、多元化、创意化,围绕消费聚焦、游客参与、精品意识策划活动,强化时代性、标识性塑造特色品牌,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丰富业态,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文旅景区智能化、文旅场景虚拟化,让漯河文旅全面提升。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视角,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的启示在于:作为低空经济中孕育的新质生产力实践,无人机表演正以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的特质,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当我们利用“科技之翼”承载文化之魂,低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化学反应必将迸发更耀眼的光芒,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文化产业繁荣是文化领域创新创造活力的生动体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文化产业正加速迈向创新驱动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漯河文化产业如何破局发展?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本报开设《文产观察》栏目,以“记者观察、企业实践、经验提炼”为核心,立足漯河文化产业发展实情,聚焦本土文产企业,通过挖掘企业发展中的鲜活案例、创新举措与前瞻思考,展现漯河文化产业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成果,明晰漯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总结具有指导性的经验,为文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发,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漯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7月30日下午6时,在神州鸟园的草坪上,一场科技盛宴正悄然拉开序幕。数十个黑色的无人机箱整齐摆放,如列队的士兵。每个箱子里,12架C5无人机正蓄势待发,静候升空指令。
不远处的电池充电室内,充电柜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宴倒计时。
技术人员康翌航正穿梭在充电柜之间。“一组充电柜能充48块电池。这1000块电池从接入电源到充满电,差不多要六七个小时。”康翌航说。
6时30分,布场指令准时下达。工作人员将无人机箱逐个打开,开始装电池,动作行云流水。“这批C5无人机很‘听话’,能从飞机箱直接起飞,降落后还能回到箱内指定位置,布场效率特别高。”康翌航告诉记者,从开箱到所有无人机准备就绪,30分钟内即可完成。
草坪一角的操控台成了整场表演的“神经中枢”。直飞技术人员贾梦哲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每架无人机的电量、定位坐标、信号强度一目了然,绿色的轨迹线在地图上交织成网。从布场开始,操控台前就不能离人。
晚上8时整,随着一声“起飞”指令,贾梦哲按下操控键。刹那间,千架无人机从箱内腾空而起,仅用7秒便精准抵达预设高度,在夜空中不断变幻图案,引得围观人群发出一阵惊呼。
表演进入尾声,无人机群化作一道流光,循着预设轨迹缓缓下降。千架无人机如归巢的鸟群,精准落入箱子里。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记者看到,这场震撼人心的千机飞“只有漯河”表演,全程仅有3名技术人员操控。
这背后是我市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以“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理念,敏锐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坚持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抓手,超前布局无人机飞行演艺等低空经济项目。
从2023年初与行业领跑者——上海千机创新文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2024年6月河南沙澧千机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生根,我市一系列的精准落子,拉开了以无人机表演激活夜间经济的大幕。
“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无人机编排创作团队和无人机表演运营团队,不断创新节目编排方式,丰富展示内容,并推动无人机表演进县区、景区,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拓展表演市场。”河南沙澧千机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谷雅星告诉记者,千机飞“只有漯河”无人机表演,有力推动了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建设,已成为我市新的文旅品牌。
为了让城市的精神脉络愈加清晰,千机飞“只有漯河”把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火热实践和辉煌成就,“四大本土文化”的厚重历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科技、文化、创新融合,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贾湖骨笛”“说文解字”“郾城大捷”“公孙大娘剑器舞”“食光之旅”等表演持续出圈出彩。
这场盛宴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丰富了文旅内容,创新“无人机+元宇宙”虚实叙事联动、“无人机+实景演出”等表演方式,开展空中扫码、空中竞答等活动,推出无人机加挂冷烟花表演,并与沙澧河文化风光带万灯迎宾、汉服灯秀、灯船表演有机串联、动静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参与式游玩体验。
如今,千机飞“只有漯河”在每周六、暑期、重大节日及重要活动期间进行常态化表演。尤其是在元旦、春节、食博会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我市还会举办专场主题无人机表演,并做到表演内容次次有主题、次次不重样。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140多场次无人机展演。千机飞“只有漯河”早已成为漯河的文旅新IP。
今年7月1日启动的千机飞“只有漯河”暑期展演季活动,将在神州鸟园、沙澧河风景区红枫广场、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龙湖公园等景区联动开展46场商业化无人机灯光秀与文艺表演,将无人机表演、文艺节目表演、新型消费场景等融为一体。
这不仅让沙澧河文化风光带成为“文化点亮城市”的标杆,还让漯河成为周末经济、假日经济的引力场——这既是科技赋能文旅的生动实践,又是一座城市以创新姿态拥抱未来的鲜活注脚。
“矩阵起飞,星空降落,太震撼了!”7月16日晚,千架无人机缓缓升空,点亮龙湖公园夜空。“凤栖梧桐”“龙行九天”“月季绽放”等主题表演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光影交织的浪漫世界,现场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是我市2025年“乐享四季游沙澧”暑期文旅促消费暨无人机展演季活动的一个缩影。暑期以来,每当夜幕笼罩,千架无人机便如夜空中的精灵有序升空。在精准的编程控制下,它们不断变幻出令人拍案叫绝的造型。7月1日至今,一场场无人机灯光秀与文艺表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震撼的视觉盛宴,有力带动了漯河暑期文旅市场,成功激活城市夜经济,促进消费增长。
在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的带动下,神州鸟园推出的“神州嘉年华·清凉嗨一夏”系列活动备受欢迎,嬉水乐园水上项目成为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嗨夏音乐节现场,舞台上灯光闪耀,知名乐队与歌手激情献唱,动感的音乐节奏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水上飞人表演时,表演者在空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时而如火箭般冲天而起,时而在空中旋转,引得观众发出阵阵尖叫;独竹水上漂项目中,表演者身姿矫健,单脚站立在一根楠竹上,如履平地般在水面快速滑行,展现出高超的平衡技巧,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盛世铁花秀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铁屑似烟火般璀璨夺目,与夜空中的无人机表演交相辉映。
神州鸟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园区日均客流量达5000人次,夜间游览结束时间推迟至晚上10时,充分展现了文旅活动对夜间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
景区周边的商业场所人气飙升,长申玉购物广场、“漯河礼物”旗舰店、金凤凰大酒店及餐饮店,已经成为游客消费的集中地。
7月30日晚,记者在长申玉购物广场看到,超市、亲子游乐区、服装零售区有不少游客;餐饮区内座无虚席,各种美食店前都排起了长队,店员们忙着点餐、上菜、收拾餐桌。
“漯河礼物”旗舰店,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具有漯河特色的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游客们饶有兴致地挑选着。
金凤凰大酒店的入住率也大幅提升,不少外地游客选择在这里住宿。“我暑假带孩子从山东来河南旅游,今天专门来漯河看无人机表演,感觉非常震撼。在这儿住一晚,我们还可以尝尝漯河的特色小吃。”曹先生说。
西城区的无人机表演也让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迎来消费热潮。2025漯河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期间,14.6万元的线万元的线上销售业绩,是“光影引流”最直接的答案。
在龙湖公园,以“吃喝玩漯”为主题的无人机表演同样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主题表演结束后,心跳乐园的奥特曼互动、小丑杂耍让孩子们开心不已;露营基地的帐篷透着暖光,烧烤的香气与游客的笑谈声交织,电影幕布的光影为夏夜添了几分慵懒。“白天在家吹了一天空调,晚上带孩子来看看无人机表演,吃个烧烤,在漯河生活太惬意了。”市民李静说。
龙湖小院里,向日葵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游客点头致意。游客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精心烹制的美食,鲜嫩多汁的烤羊排、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清爽可口的凉拌时蔬等让人回味无穷。
龙湖公园东侧,小吃摊一字排开,烤羊肉串、特色炸串、果汁冷饮等应有尽有。“一晚上都没闲着,虽然忙,但很高兴。”一烧烤摊老板说。
红枫广场全新打造的“豫夜巷”商业街区,将潮流集装箱与景区风光完美融合,形成童话游乐与公园市集相映成趣的新业态,汇聚4家全国连锁品牌、25家特色餐饮文创店及13项儿童游乐项目,通过无人机表演的不断引流,今年前6个月营业收入突破300万元。
梨园茶社项目升级后,在保留品茶论艺功能基础上,打造水岸茶座等创新场景。沙滩度假综合体则通过举办沙滩啤酒音乐会,新增休闲餐吧、沙滩露营等业态,成为年轻群体与亲子家庭城市微度假的目的地。
周末看无人机表演不仅是市民的日常休闲选择,还成了周边城市游客的打卡项目。
记者随手打开小红书、抖音等搜索“漯河无人机表演”,相关笔记与视频刷屏不断,不少驻马店、许昌、平顶山的网友在评论区热情互动,分享着组团来漯河看无人机表演的游玩攻略。
每次表演,现场都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空中竞技场——近200架摄影无人机同步升空,与表演的千机编队遥相呼应,共同定格这场科技与文化交织的夜空盛宴,让漯河的周末因这场光影之约越发热闹非凡。
2024年,我省颁布《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明确指出要加快开辟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推动低空消费、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为沙澧河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保障。
依托成熟经验,低空研学项目迅速起势。河南沙澧千机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此前的“非遗+科技”研学项目,打造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快速将成熟模式应用于沙澧河低空经济研学项目。
6月28日启动的千机飞“只有漯河”一日研学体验营,通过飞行讲堂、手工纸飞机制作、橡皮筋动力飞机DIY、多旋翼飞机赛道体验及无人机编队表演观赏等环节,让亲子家庭在互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沉浸式感受低空科技的魅力,并在趣味体验中培养青少年的工程思维与操作技能,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储备未来人才。
“目前,沙澧河低空经济研学教育培训基地核心场地建设有序推进。公司正重点打造红枫广场与神州鸟园两大研学基地,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软硬件设施,规划教学区、实践区、展示区等,并采购多类型无人机用于教学演示与学员实操。”谷雅星说,公司将持续加大课程研发投入,计划联合行业企业开发无人机物流配送模拟、智慧城市低空管理等实用课程,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元素,让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在渠道拓展与品牌打造方面,公司将借助教育、展会、文旅推介会及线上平台扩大覆盖面;通过统一宣传策略、制作宣传资料、举办无人机飞行大赛等,全方位展现基地特色,树立鲜明品牌形象。
千机飞“只有漯河”展演不仅是“文化点亮城市”的璀璨注脚,还是新质生产力在低空领域的具象宣言。低空经济作为未来产业,通过科技赋能,还可满足大众文化消费的实时化、沉浸式、互动化需求,利用全息呈现、虚拟仿真等技术,打造更多综合性文化消费新场景,创新出无限可能——无人机空中游览、无人机送快递;利用光影技术在夜空中做产品广告、求婚结婚无人机表演等。此外,在智慧城市管理中,无人机还可应用于应急救援救灾等领域。千机飞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低空经济已在漯河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链式成长态势。从低空研学的人才培育,到文旅业态的创新升级,低空经济不仅是“飞起来的GDP”,还是未来的无限可能。
未来,我市将以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以科技创新赋能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相互交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不息的空中新动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